近几年,中国的科学类博物馆数量迅速增加,但馆内的科普创作人员,即研究、研发人员的数量却没有明显增加。有数据表明,全国科学类博物馆的科普创作人员每个馆平均不到2人,有七成以上的馆没有科普创作人员。

  研究、研发人员到底对一家博物馆有多重要?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以下简称科博馆)馆长、台湾大学天文物理所教授孙维新对此有自己的看法。

  “房子盖起来,把展品买进来,搁在那里,配上解说导览人员,等着观众来看,这样的做法是把博物馆当作了展览馆,只有展览功能。”

  “博物馆其实不是展览馆,它更像一所学校,我们什么时候看到学校盖了教室、买了桌椅,却不聘老师的?研究人员就相当于老师,策划展览、发挥创意,博物馆想要吸引人来,就要创造自己的特色,要有策展能力。”

  展品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展品虽然一两年不换,但是可以围绕这个展品的科学主轴,发展一些有趣的科教活动。也就是说,一个展品是单一维度的,但环绕这个展品能发展出不同的科学活动来,展品就活起来了。观众每次来都可以经由新的活动接触到趣味和新知。

  孙维新所在的科博馆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一个自己策划的新展,每年有大型展览两个左右,小型展览十多个,展览规划的期程一般在两年到三年,现在科博馆的展览已经规划到2020年之后。“以这样的频率更新展览,公众自然喜欢到科博馆来。”

  相反的,如果博物馆缺乏研究、研发能力,只向展品公司购买一些大家认可的项目和展品,结果就是人们所诟病的“千馆一面”。而且,孙维新坦言,这样的展览在刚开始还会有开馆效应,有参观人潮,过了一两年,不进行更换,观众失去新鲜感,人就会越来越少。

  “科博馆现在有66名研究人员,超过全馆工作人员的六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孙维新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从台湾大学过来当馆长的,现在还是台大教授,仍在大学进行科研和教育工作。

  因为有足够的展览,科博馆几乎不接外面的商业展览。这些自己策划的展览不仅是策展经验的积累,也是学术成果的展现。每次一个新展推出,他们都会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一开始当然还是需要向外界观摩学习,科博馆历年来引进了许多欧美博物馆的大型展览,花了不少经费和人力,但也学到了如何进行展场规划和内容设计,自己能做的就越来越多。如果只是短暂从外面引进展览,没有研究人员参考研发,因为不懂内容,要花时间学习才能解说,还要找懂技术的人去维护,花的心思不少,可展览结束撤走后,就“事如春梦了无痕”。孙维新用了苏轼的一句诗句形象地表达出这种状况。

  现在科博馆做的展览已经具有一定的“软实力”,成为能够提供同行展馆使用的内容,做完展览后还会有像图书等衍生文创商品。

  “博物馆研究人员多,经费丰富,就能自己策划精彩的展览,办好玩的活动,自然就能吸引观众来看,人气旺了,就能申请到更多的经费,做更多有趣的事情。这样的正向循环是很重要的。”孙维新表示。

  科博馆不久前的一个展览就非常有意思,是和湖北省博物馆合作青铜器的展览。有一项活动就是让参观公众学习制作青铜器。先用专业电炉在十分钟内把一小锅的铜块熔化成1000摄氏度的铜水,观众们用石膏做好模子烤硬后,再把铜水倒进模子里。这样,一个自己制作的青铜器就新鲜出炉了,看完展览刚好可以带回家!

  “青铜器大家都认为是历史类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其实它们绝对不只是文物,我们之所以策划这个展览,是要告诉观众,青铜器包含了深厚的材料科学,展现的是我们祖先在材料科学上的杰出智慧,很了不起。”孙维新解释,搞科学的人能够结合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兴趣和经验,就能够把科普内容做得既生活化又有趣。

  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就像大学里作研究的教授、副教授,所以在科博馆里,会让孙维新有在大学一样的感觉。

  这些人员除了科研,还要自己策划展览,“这是辛苦的地方,又是有趣味的地方”。把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用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观众喜欢,自己也很享受,“这是另一个正向循环”。

  博物馆起源于欧美国家,早期在收集藏品的过程中,就慢慢形成了研究团队,对他们来说,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是天然就有的。

  孙维新介绍,国外的博物馆,在精美展览和好的科教活动背后,是有一个大型、扎实的研究团队在支撑。有了这个概念,才能提升研究人员数量,并得到相应的重视。

  “祖国大陆的科学类博物馆近几年数量增加得很快,硬件已经达到一定水准,现在是在软实力上下功夫的时候了,研究实力上只要逐渐提升,科学类博物馆就会越来越好。”孙维新最后表示。emc易倍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