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体育看到这个题目或许你以为我是想说:你的艺术技巧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称不了艺术家;或者说你没有足够的字外功称不了艺术家;或者说你还没有够什么资历称不了艺术家;或者你还没有获什么奖、加入什么协会,称不了艺术家,等等。其实都不是的,我是想说,你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艺术家。

  艺术家的称谓是由日语翻译而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但从本意来看一定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的分量,因为成名成家在我们文化人中不仅有其积极的一面,更有相当的敬畏之感。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在西学东渐的视野下关照中国文化的个性后普遍认为:“艺术”是中华文化最为独特的精神特征,在宗白华、方东美、唐君毅、徐复观、李泽厚等近现代文化大家的论述中,“艺术”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梁漱溟甚至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艺术的”。可见,艺术、艺术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意义和分量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在当下,艺术、艺术家并没有这样的崇高和伟大。

  现代意义的艺术家是指具有娴熟的艺术技巧、较高的审美能力,从事艺术创作并取得一定成就的艺术工作者。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艺术家,其实它就是一种职业、一种技艺,显然,如果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参照的话,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便缺少了一种厚度和神圣。

  或许在当下的社会里,界定一个艺术家可以以技巧、审美、创作能力等为条件,但是,这个条件实在太低了,其属性也顶多是一名艺术工作者。如画家就是绘画创作工作者、音乐家就是音乐工作者、影视艺术家也就是一名演员、导演、编剧等等。但是要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艺术家,成为中国文化价值体系认同下的艺术家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深厚的文化积淀,另一个是“忧患意识”,如果没有这两点,我想你一定不配做一个中国文化意义上的真正艺术家。

  要艺术家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孕育了中国艺术的文化土壤、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中国文化的“生成性”决定了中国文化“层垒式”的文化品性,作为艺术的技巧、形式、审美能力只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而真正的艺术本质内涵是要通过外在的技艺,反映作品背后这个创作者“人”的文化厚度和思想深度,这种文化和思想的获得是建立在文化的积累之上的。此外,从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来看,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传统文化与生俱来的、一以贯之的“忧患意识”。如果说“文化积累”是文化性的话,那么“忧患意识”则是思想性的,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才称得上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艺术家。

  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来自于以《周易》为群经之首的文化源头,和以传统农耕文化的“靠天吃饭”所带来的生存担忧,并逐步转化为“集体文化意识”。虽然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这种文化和地理的局限有所改变,但她已成为一种文化优秀传统和人类共同的财富,并融入到我们的文化乃至民族的血液中,已经也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文化人所共同遵守的独特品格。

  《系辞》曰:“作《易》者其有忧患乎?”自此文明之开启、人文之昌盛。继有孔子之仁、老子之柔、孟子之生、屈子之愁、稼轩之忧等传统主流文化,无不以忧患为存在的前提,也是传统文人士大夫安身立命的根基。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八年抗战、同仇敌忾,更显忧患文化之旨;人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更是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现代忧患意识的继承与转换,足见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宏阔的未来经略。

  忧患,乃全人类之共有,然而忧患为文化之肇启,文化之贯穿,社会之共担,唯中华文化所固有。当前,传统的忧患意识,已转变为现代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没有文化的积淀不可能创造出具有深厚内涵、深邃思想,具有经典价值、引领意义的艺术作品;而社会责任和担当是对艺术家品格的要求,是艺术作品具有深度、厚度、温度的自我完善,也是判断其艺术是否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品性的标准,具备了这两点才是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艺术家。如果以这样的条件要求当代艺术家的话,那么什么大师、巨匠、大家等帽子满天飞,就成为了一个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