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杰,男,四川江安人,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获研究生学历。现任宜宾市翠屏区文化广电局局长,四川美术家协会理事,宜宾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擅长水彩、水粉、油画。emc易倍体育三十年来,坚持写生创作,坚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展出并获奖,多幅作品发表于《中华名流书画报》、《中国书画报》、《四川美术》、《写生》等国内知名刊物,并被评为《优秀写生画家》。

  2008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宜山宜水》个人画册,有的作品还四度被选入邮政明信片《宜山宜水.葛伟杰作品》。

  2011年部分油画作品收录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水彩画收录《中国水彩名家》。

  2017年,作品《大山下的菜花黄》入选第五届“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展;《柳江烟云》收录《中国书画领军人物献礼党的十九大》一书。

  2018年《初冬》、《盛开的油菜花》等作品收录《辉煌中国·艺海魂》一书。

  唯物主义的艺术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当我们说到一种艺术流派或独特的创作风格时,总会试图去探索其文化的根源。唯心主义者通常会主观的认为是人创造了文化,产生“文化即是人化”的观点。其实不然,人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合理的诠释了三者的关系。人性是共通的,但是文化却具有明显地域性和差异化。

  当词语“独树一帜”被用来形容某一个艺术流派时,其实正是地域文化差异的一种表现。正如看葛伟杰的画作,我们就能够清晰地从中辨识出以宜宾地域为代表的川西南地理风貌。画家们以宜宾为中心“据点”,向近郊“辐射”的写生活动,三十年来的苦心经营,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宜宾印象”的作品。如果我们把这类作品概括性的称之为“宜宾流派”的话,葛伟杰算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如一开始所说,流派的根源是土地。葛伟杰“创作的根基”正是“孕育他的这片土地”。“油画在葛伟杰的表达下,走出了象牙塔,下落到宜宾的乡野间。”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葛伟杰的创作“植根”于宜宾的乡土,反之,宜宾的乡土同时也是创作者的“地缚”。葛伟杰做为一个“周末画家”,其写生活动最大的软肋就在于无法远足,“远上白云间”的艺术浪漫被客观环境彻底搁浅。为此,被土地所束缚的葛伟杰在绘画中,需要动用身体内更多的“精神之力”去体会这片乡土给予“每一个人的特俗记忆”。

  在习以为常的风景中发觉美,需要一种对土地执着的热情。这种执着的热情让葛伟杰在“根植于土地”与“被土地束缚”之间做出了选择。将画作与土地的基因“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这是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发展统一。

  我们有理由相信,将单一转化为纯粹,将模糊的印象转化为高辨识度的视觉,是制造文化差异,使一个流派走向“独树一帜”的可行途径。很显然,葛伟杰正执着地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