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体育展览曾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出,有人收获灵感、有人收获感动、有人说这是近期看过最易懂的艺术家个展,还有人说这是值得二刷的宝藏展览~

  今年3月18日至6月11日,展览“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将于北京UCCA呈现,展览通过六个章节、90余件作品,全景式展出耿建翌各阶段代表作品。

  耿建翌将简单的日常行为挪用为艺术创作,给予观者质朴的力量与真诚的感动。展览现场还特别设有儿童导览内容,带孩子看展也将成为充满交流互动的亲子时光!

  耿建翌,《穿衣的一个七拍》,1991,复印图片拼贴、木板、122 × 147 cm。图片来源:管艺当代文献馆。

  耿建翌(1962–2017)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观念艺术家之一,也是“’85新潮”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耿建翌还拥有三十多年的教师身份,他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协助成立了新媒体系。2017年12月,耿建翌因病去世,曾留下五年内不要为他出书办展的遗愿。

  如今,“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距离耿建翌离世已有五年。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也是耿建翌教的最早一批学生,杨振中曾在展览相关的报道中提到:“我们希望是时候,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他。”

  耿建翌,《交叉光素描》(其一),1993,纸上钢笔手稿,共6张,每张29.7 × 21 cm。私人收藏。

  在3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耿建翌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观察和提问。贴近生活的创作素材、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都让耿建翌的作品和理念更易于被理解,和孩子一起看展的过程也将成为充满交流互动的亲子时光。

  耿建翌,《鼓掌的三拍》,1994,丝网版画,共三张;每张30 × 35 cm、整体92 × 37 cm。私人收藏。

  耿建翌的众多作品至今看来仍极具启发性,在带孩子看展的过程中,更是可以鼓励孩子转换视角,用不同的方式观看艺术、理解艺术。

  本次展览还设有儿童导览手册和线上儿童语音导览,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让孩子感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更多可能性。

  “对我来讲,艺术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只是我看世界的一种媒介,通过这种媒介看世界,你会看得更细致,会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是艺术对我的帮助。”

  耿建翌,《无题》,1982,纸本油彩,52 × 42.5 cm。私人收藏。

  耿建翌常将简单的日常行为挪用为创作的形式和内容,用意想不到的视角理解艺术,给人朴素的力量和感动。本次展览的标题“他是谁?”源自耿建翌1994年创作的重要同名作品。

  耿建翌,《他是谁?》,1994,26页手写文稿、绘图、照片。图片由亚洲艺术文献库(AAA)提供。

  面对错过的来访陌生人,艺术家下意识地问出“他是谁?”,并根据邻居提供的有关“他”的具体样貌线索创作了一组集文稿、绘图和照片的观念作品。

  为了消除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耿建翌提出了“百分之五十”的概念:艺术家只做一半的工作,剩余部分留给观众或参与者完成。

  这个坚持了多年的工作方法把一系列熟悉的日常转变为与多位合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其中的参与者有其他艺术家,也包括来自社会各界的普通观众。

  耿建翌作品《表格与证书》在“’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展览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07。

  这一类作品中最为知名的是创作于1988年的《表格与证书》项目——耿建翌向当年黄山当代艺术会议的每位参与者都邮寄了一张表格,再在会议现场为所有正确填写表格的人颁发证书。

  这件作品曾展出于UCCA在2007年举办的开馆展“’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此次时隔多年再次于北京UCCA呈现,相信也会让不同代际的观众产生新的感受。

  从1985年《灯光下的两个人》的初露锋芒,到2016年在日本创作的系列纸质作品,“他是谁?——耿建翌作品回顾展”通过90余件作品展现耿建翌30余年艺术生涯的探索和实践,其中很多作品都是第一次与北京观众见面。

  展览还对耿建翌的创作进行了主题性梳理,包括以书、暗房工作、新媒体、纸浆、“百分之五十”等主题进行展开。

  耿建翌,《读物》,1990,纸本印刷品,共15本,每本18 × 13.2 × 2cm。私人收藏。

  本次展览曾于2022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展出,此次在北京的呈现也延续了UCCA对自“’85新潮”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及个案梳理的持续关注。展览由PSA与UCCA联合举办,凯伦·史密斯与杨振同策划,张培力担任特别顾问。

  * 在探索消除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耿建翌提出“百分之五十”的创作方式:即艺术家做一半,观众完成另一半。以耿建翌著名的“参与式”作品《表格与证书》(1988)为灵感,购买本次展览早鸟票的观众将获赠展览特别纪念品——“观众证书”护照夹。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以实物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