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生于河北。1978年,作为文化代表随中国政府代表团出访非洲,第二年,他的《非洲写生》出版,据说这本书三天内销售1万册。

  1996年,法国、德国、台湾、内地等一批艺术名人推举他为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主席。

  石虎:艺术家主要是从艺术角度来感悟世界,感悟思想,然后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他感受世界的触觉主要是艺术思维,他的实践形式主要是艺术方式。几十年的艺术活动与思考,我自然形成了自己对世界、对文化的特殊感受和理解,这些如果说与一般人相比,最大的特点恐怕就是一种艺术的把握,也就是说它是属于我个人的独特的感悟和理解。

  林衢:人们常说“科学地把握世界”,也就是说要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来认识、把握客观事物,那么,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与通常所说的这种科学把握世界的方式区别在哪里?

  石虎:科学的特征是实证,就是能够重复。当一种规律被发现之后,还要能够被重复的实验证明才可以被称为规律。人们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就可用来复制、生产,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是进取的。可是,科学是有界限的。比如,历史能重复吗?人的情感、希望能实证吗?不能。因此它和科学在本质是不同的。绘画艺术虽然也有色彩学、解剖学作为支持,但艺术创造的全部并不是重复性、实验性的,有的画家一辈子就来了一个灵感,就画出一幅画,你让他再画,他没了。所以艺术和科学是两回事,是两种观照和把握世界的方式。

  石虎: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有多种路径:实证的科学是一种,这有点像盲人摸象,一会儿摸到腿脚,一会儿摸到尾巴,一步一步试验性地由未知到已知,这是人类不可避免的认识进程。正是这种科学的试验和规律的获取,使生产力得以进步,使社会国家强大。但是,科学解读的世界并不能把握也无法把握宇宙的终极智慧,也不能把把握爱与恨、幸福与苦难、希望与无着等。这些科学不能够解决的内容恰恰是艺术带给人类的。

  林衢:也就是说,人文和艺术在科学之外给人类提供了发现、表达、享受内心情感和宇宙终极智慧的路径。

  石虎:科学本身的性质是局部实证和无限反复,它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顾及、反省自身,等到发现、意识自身带来的副作用时它又向前推进了。如今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社会问题,都是科学技术被无限膨胀、无限运用带来的,然后人们再用科学去解决、消除这些社会问题。于是,一方面进步,一方面带来进步的危害,这就是科学带给人类社会周而复始的螺旋。艺术与科学不同,它不仅把握客观世界的万物,更观照内在心理世界的各种情感、体验、思想,直接面对爱与恨的情感,幸福与苦难的命运,希望与无着的内心感受。就是说,科学主要把握具体的、形而下的“有”,而艺术不仅观照和把握具体的、形而下的“有”,还把握抽象的形而上的“无”;不仅直接面对眼前,还直接地洞现终极世界的智慧。

  石虎:问题在于现在科学经常被无限制地扩大、泛化,超出了它本来应有的界限和范围,以至于步入危险之境。科学到处指手划脚,好像成了万物的主宰,有时泛滥而侵占人文、艺术的领地。经常有人说“你画的不科学”,难道画还要科学吗?难道用笑、哭来表达内心感受,还要按规律办事?我们不能用通常的科学思维来评价艺术,不能认为只有科学才能穷尽真理。科学属于“真”的范畴,而艺术属于“美”的范畴。我认为科学应该回到它的至善之地,一定要让人文、艺术有它的施展之地。不然,科学技术就会成为洪水猛兽,不能驾驭。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但是科学技术如果无限制地扩展,就会吞噬人类,让人变成没有内在心理世界的非人。

  林衢:就是说,要保证艺术应有的空间和领地,因为艺术让人不仅关注外在世界,还拥有精神世界。一句话,让人真正地成为人而不是物。那你怎么看待艺术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呢?

  石虎:人之所以是万物的灵长,有文明的一面,就是人具有智慧性。文化本身它不是文化,它是人的灵魂。艺术是灵魂的一种表述,是内在价值的印证。它展示了人类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同时艺术也在塑造人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艺术给予人的,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和内在的价值。所以,一个社会的变革,往往有艺术的变革作为前兆。

  林衢:作为一位艺术家,你的艺术在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收获。你如何看待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石虎:我认为商业是一个传播过程,它是使艺术品越过时空的一种手段或条件。大家认为好的艺术品传播的就快;大家认为不好的传播的就慢。所以,商业市场上艺术品的价格并不表明实际的艺术价值。我们中国的古老文化品,拿去拍卖,价格还不如西方一个现代画家的作品高,你能说我们唐宋的国宝,价值还不如一个西方的现代派画家?价格怎么能决定艺术呢?

  石虎:要取得商业成功,必须传播的好,社会认可度高。具备了这种社会认可,艺术家的行为即使是与大众拉开距离,商业上也会有所成功。艺术商业的成功一定得有一个普及的,达到了大家都认可的程度。艺术高水平的作品末必就可以取得商业成功,特别是新创造的东西,水准很高,而缺少一个普遍的认可,要想商业成功很困难。很多艺术家死后才能成名,主要是大家认可需要一个过程。艺术经营商们在推广、传播艺术品的方面也是一个创造者,要有慧眼,有自己的艺术判断和各种传播技巧。

  emc易倍体育

  林衢:8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一直走向市场,中国的美术界或是创作界,在海外的成功的模式如何?

  石虎:据我所知,中国艺术品的主要市场是在东南亚,因为汉文化圈对中国的绘画比较容易理解,从材料到内在价值,创新也好,仿旧也好,都能被认可。而对欧美来说,中国画始终处于一种异国文化的状态,有隔阂、距离。欧美人和东南亚人,对中国画的判断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标准。包括画肖像画、装饰画在内的所谓艺术品,实际上还没有进入西方的艺术领域。西方市场也有些中国画的介绍,但是不成气候。

  石虎: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充满了机遇、冲动、惊喜。在这种大潮流下,很难四平八稳。大势如此,作为经济崛起的附庸,文化也受牵动而出现浮躁――不管是兴旺与衰败,都不是文化本身的自我演进,而是社会进步、变化牵动的。人心浮燥,美术也没有办法。第一,全心全意投入的人在这种大潮下成为不现实,因为要生存。第二,实际上不只是美术,整个文化问题都要靠深刻的反省。

  林衢:你之所以能够反省文化,是不是也得益于商业上的成功,如果没有这些来保证,反省也是不可能的。

  石虎:关键在于画家的判断。80年代时我很贫穷,而且甘于忍受贫穷。如果我一心卖画,只想发财,就没有以后的研究思考。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还需要一个艺术家的良知问题。如果仅仅为了钱,就自然粗制滥造。我也不是每幅作品都全心研究,但是有一条我是把握住了,在大量高速度的创作中,我拥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不是人家要什么,我就画什么,人家不要什么我也照画,我的艺术领着商人走。

  林衢: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可以带着商业潮流走,如果没有这种力量就被商业潮流带着走。

  石虎:在商业社会里,艺术家想摆脱商业独立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否则就是拔着头发离开地球。然而,在商业社会中艺术家抱有艺术的真诚和良知是可以做到的,这需要自己来把握。

  石虎:文化产业是一个大规模的传播,靠文化产业去创造艺术精品是不可能的。艺术创造者的思想不应该成为文化产业的附庸,而应该成为文化产业的灵魂。如果文化产业没有拥有文化的高层次智慧,这样的文化产业可能会产生社会的破坏作用,起码也降低社会大众的智慧。文化需要普及,但关键在于普及什么东西。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一定有精英文化作为灵魂和支撑,否则推广的只能是那些低俗文化,这会让一个民族的精神越来越落后。

  石虎:文化产业也好,艺术家也好,都有一个总的目标,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大业。这个总的发展方向会对中国的未来起很大的作用。如果国家有这样的一个文化战略,那么我们经营的文化,我们民族的正气和深邃的精神就会慢慢地普及。为了这样的大目标大战略,一些不能形成利润的文化事业,国家也要支持。

  “赶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的赶考之路上,只有全面把握、自觉践行 “三个务必”,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我们才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领导核心,在新的伟大实践中答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