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部具有浓郁五邑“侨”味的歌舞剧、诵读剧作品上演,用舞台艺术演绎独特的“侨都”神韵。

  一直以来,粤剧等传统戏剧在五邑大地深受群众喜爱,在浓厚的戏剧氛围之下,江门诞生了红线女等“名角”。如今,江门坚持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五邑华侨文化内涵,推动“侨乡人写侨乡戏”“侨乡人演侨乡剧”,创演多部优秀舞台作品,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独特的“江门戏剧现象”。

  “炮仗响,贺新年,阿爸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又买田。”民歌响起,舞台上帷幕拉开,江门侨乡生活“画卷”生动展现。身着粤剧戏服的演员伴随着八音背景鱼贯登场。这便是日前公演的江门原创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开场一幕。这一幕,凸显了众多戏剧元素。

  从明朝开始,五邑各地流行用方言创作和演唱的清唱体。随着后人继承和优化,形成了独特民歌。《侨批·家国》开场一幕的民歌,便是流行于江门开平、台山一带的童谣。

  开平当地文艺工作者介绍,开平民歌曲调明快,旋律简朴优美。民歌作者还把多个歌种综合运用,融入戏剧、舞蹈emc易倍体育等艺术元素,编成歌剧演出,大大提升其审美价值和教化功能。2013年12月,“开平民歌(传统音乐)”项目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于背景音乐中的八音元素,则是来自于台山八音班,这是广东音乐的主要载体。“八音”是指用“金、石、土、草、丝、木、匏、竹”八类材料制造的乐器所奏的音乐的总称。台山的八音班,又叫锣鼓架,实际上是锣鼓八音。台山八音班盛行300余年,至近代更与粤剧结合,大大丰富了演奏内容,涌现120多首牌子曲、14首套曲牌子和约一个半小时的《六国封相》全套演出本。2006年5月,以台山八音班为载体的“台山广东音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门是中国曲艺之乡,粤剧在江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20世纪初,五邑地区的粤剧走向繁荣时期。江门数十家戏院成为粤港澳粤剧名家巡回演出场所。无论是乡村戏台还是城市舞台,粤剧总是最受欢迎的艺术项目。

  在如此浓厚的戏曲氛围下,江门诞生了大批粤剧艺术名家,如祖籍开平的首任八和会馆会首、被誉为“粤班开山鼻祖”的邝新华,独创“芳腔”的恩平籍名伶芳艳芬,独创“红腔”开平籍著名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等。至当代,江门还诞生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当代粤剧艺术名家黎骏声。

  近年来,江门持续推动华侨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特别是今年,江门以打造“10张城市名片”为抓手,推动江门文化强市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一批以碉楼、侨批为主题的舞台艺术精品陆续公演。如《侨批·中国》《侨批·家国》《赤胆忠心龚昌荣》《碉楼·寒燕归巢》《侠影咏春》,以及新编粤剧《碉楼》等。

  这一批“侨”味文艺精品,都有着“五邑人写五邑事、侨乡人演‘华侨戏’”的特点。如今年重排演出的新编粤剧《碉楼》,是广州粤剧院在2010年创作排演的新编粤剧,当年由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主演黎骏声是江门开平乡亲。黎骏声表示:“主创者多次去到开平采风,将所获得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融入剧目中。”

  在今年成功首演的话剧《碉楼·寒燕归巢》,其编剧更是土生土长的江门开平作家张碧云。在谈及创作该话剧的过程时,她流露出了对故乡的真挚情感:“我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以写作为终身职业的开平人。我们的华侨先辈漂洋过海讨生活的血泪史;开平碉楼与土匪相克相生的宿命;碉楼里的女人们的悲惨命运;中西合璧的文化积淀……就像一种神秘的遗传密码,在我的血液及文字里流淌。”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评价:“江门地区只有一个粤剧团,却创作演出了多达18部不同规模、不同题材的舞台艺术作品。江门的作者创作热情高,在文化宣传部门的支持下,通过自建团队、与省内团队合作、与国内剧团合作等多种方式,创作演出了一批在省内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同时,他们的业余剧社非常活跃,展现了良好的创作活力,形成独特的‘江门戏剧现象’。”

  至于近日公演的江门原创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更是江门本土化培育艺术精品的完美体现。

  侨批是一种信件、汇款单合一的邮政传递载体,被誉为“岭南敦煌文书”,是世界记忆遗产。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16万件侨批中,江门侨批文献有近5万件,现存最早的侨批也出自江门。2021年,江门市委宣传部着眼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策划推出了首部侨批题材舞剧《侨批·家国》,并于2021年10月10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首演。

  为把该剧搬回江门、留在江门,实现常态化演出,2022年,江门市委宣传部开全省先河,以“揭榜挂帅”方式对舞剧《侨批·家国》进行本土化培育。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揭榜”,对舞剧《侨批·家国》进行打磨提升;五邑大学设计学院舞蹈系、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鹤山广旭实验学校师生近120人共同参与该剧创排。经过1年精心打磨,《侨批·家国》“回家”公演,获得成功。

  该舞剧总导演王宏认为:“这次舞剧的主要特点是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结合江门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文化符号,增加了可看性,故事性也更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侨批·家国》音乐总监陈娅表示,经过打磨提升后,《侨批·家国》融入了更多江门民间小调,运用了竹笛、高胡等大量民族乐器,更加凸显侨乡特色。

  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一直探索艺术精品的“本土化演员、常态化演出、精品化打磨”,实现江门本土化的演出。面对缺乏本土专业艺术院团支撑、充裕资金支持等诸多困难,江门市委宣传部牵头,通过“跨界整合”方式,聚集全市各领域文化艺术人才,链接国内优秀文艺演出力量,共同推动一批江门“侨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进行本土化“再造”。

  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领导表示,祖辈先贤留下深厚文化家底,是侨都文艺创作丰富的题材。接下来,江门将努力推动实现向侨都文化大观、文化创新大观、国际传播大观的转换,以“江门戏剧现象”作为新起点,努力打造出更多新的华侨文化题材戏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