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体育阿姆斯特丹是一座以钻石闻名全球的城市,它坐落于荷兰的一隅,静静燃烧着它的夺目光泽。然而,就在这座光华绚烂的小城,还有着一位如钻石一般耀眼的画家,他就是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伦勃朗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领衔画家,更是17世纪荷兰绘画黄金时代的主要人物,堪称荷兰最斐然有名的画家,几乎无人能出其右。伦勃朗擅长的题材范围非常广泛,无论历史画、宗教画、风俗画,还是更为平易近人的肖像画、风景画,通通不在他的话下。他的尤为擅长的是光线布局,运用光影明暗使写实作品棱角分明、充满立体感,同时使画面中的人物影影绰绰,仿佛蒙上一层暗淡又神秘的面纱。跨越千年的今天,伦勃朗的光线布局已然成为人尽皆知的“伦勃朗光”,成为摄影师入门必定学习的布光手法之一。

  在年纪很小时,伦勃朗就已声名远扬,名声鹊起。但后半生却穷困潦倒,生活苦涩不堪。然而,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使他的作品颇受人们喜爱,在版画和油画的创作历程中,影影绰绰的古典意向被他完美地把握,更掺杂着他自身的观察与切入骨髓的人生经验,画面真实动人。出于这份感同身受的巨大力量,他和他的作品也被人们称为“文明的先驱”。

  伦勃朗在1606年出生于荷兰的莱顿市。他的父母总共生育了9个孩子,伦勃朗是排名最小的一个,同时也是最为天资聪颖的小孩。因此,他的父母对伦勃朗赋予了殷切希望,期盼他终有一日成为一名学者。

  在年纪很小时,伦勃朗就被父母送到了拉丁语学校进入深度学习,伦勃朗本人也非常努力,仅仅14岁就考入了当时声名斐然的大学:莱顿大学。莱顿大学为他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与充满吸引力的美学环境,在学习之余,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跑到图书馆,欣赏那些动人的版画和博学如海的美术书籍。就这样,美术的梦想逐渐根植入伦勃朗的心灵,“学者”这一人生理想带来的吸引力逐渐烟消云散,他深深陷入了美术的世界。在他的坚持与努力下,他的父母终于答应让他学习美术,完成成为画家的梦想。

  走向美术之路的伦勃朗开始了人生的全新篇章。1624年,他来到了皮埃尔画室深入学习美术技巧,这段时光为他的艺术生涯打下了非常牢固坚实的基础,在画室中学习的美术技法也为他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影响。

  其实,伦勃朗终其一生都在表现生活中的明暗。明暗对比不仅仅是画布上的光线,更是人性中的闪光,生活中的灯火。他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艺术家,更无处不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闪烁着善良、谦卑的人性光辉。

  1631年,已经25岁的伦勃朗来到了阿姆斯特丹,并且从此定居在了这座城市之中。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发达异常,繁荣鼎盛,是整个荷兰最为繁荣的城市,更是堪称世界的中心。伦勃朗就在这座繁茂的城市中发展美术生活,锤炼艺术技巧,铺展绘画人生。

  1642年,伦勃朗创作的《夜巡》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史上的杰出之作。在那个年代,肖像画往往宛若合照,大家并排站立,面貌呆板。而在《夜巡》一作中,伦勃朗为在阿姆斯特丹聚会的射手成员们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宏大的场景与充满行动感的人物造型,前排人物的脚尖甚至已经伸往画布边缘,好似勇士磨刀霍霍,时刻准备奔赴战场。

  打破陈规的构图使它名垂千古,而更为人称颂的则是明暗对比。暗淡的光芒旁边必定是光彩照人的脸庞,黑色的外套旁边定会有白色的裙裳,这样的戏剧化效果令人们非常赞叹。没有人能像伦勃朗那样,将光线运用得淋漓尽致,用明暗表现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他完全抛弃了学院派的作风与形态和形象理论的基本要素,光芒为他带来了超越自然、穿越时空的力量。

  人们称颂着伦勃朗的《夜巡》,因为幻想与现实在这里交汇、融合,它清晰、明朗、充满张力,却表现着充满诱惑的神秘感。

  然而,当民兵们看到《夜巡》时,却不禁大眼瞪小眼。他们生气地质问画家伦勃朗:大家都支付了一样的钱,凭什么有人可以做主角风光万分,有人却不得不在黑暗里做背景?大家的心中非常不痛快,甚至很多人拒绝支付画款。

  这幅画的历史画与风俗画性质可以让人们很轻易地回忆起荷兰人民反抗异族统治的历史,它堪称是史诗性的杰作,又带来了令人不太愉快的回忆。随后,他在笔触中再度突破了传统的画法,崭新的绘画风格使《夜巡》声名远扬,却不被订画者接受,场景一度非常尴尬。此后,他的其他作品也并没有像早年的绘画风格一样明朗开放,而是更加含蓄地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因此,他的作品不再像17世纪30年代那样受到广泛欢迎,伦勃朗的生活开始变得愈加难过。

  更令人悲痛的是,《夜巡》如今已不再完整。在市民储藏室里沉睡数百年后,它被转移到了市政厅的展览馆。然而,因为展览馆的空间局促狭窄,《夜巡》竟然被撕去了一部分。1976年,更是有一位精神病患者将这幅画撕成了12块碎片,它只能带着伤痛与记忆伫立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伫立于艺术史的殿堂中。

  从下面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伦勃朗的非凡才能。这幅画被称为《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在这幅画中,画家进行了充满创意的尝试:围在教授身边的学生们神色各异,有人惊讶,有人专注,有人好奇,有人困惑。在那个肖像画永远表情严肃、次序分明,类似如今毕业合照的年代,画面中充斥着的情感使场景真实万分。

  这幅画呈现出了金字塔结构,神色各异又别出心裁的绘画方式使伦勃朗的生活充满金钱、荣誉,也为他带来了安定幸福的中年生活。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金钱与荣誉之后,伦勃朗渴望起了一段美好的感情。26岁那年,他与一位富家女孩结婚。婚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两人生活甜蜜美好,伦勃朗为自己的妻子创作了许多精彩作品,既享受着幸福的婚姻生活,又磨练着艺术方面的造诣。

  富足与荣誉拉开了伦勃朗人生的大幕,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不幸的一幕很快到来。

  这是伦勃朗的《上十字架》。画中强烈的明暗对比,幅度极大的受难动作是伦勃朗的绘画习惯,也是他表达情绪的途径。在他第二个孩子降生不久,第一个孩子便离开了人世。而第三个孩子刚刚降生时,第二个孩子也死去了。并且,他的母亲也在这段痛苦非凡的时期永远离开了他。

  死亡与孤独缠绕住了伦勃朗的心灵。很快,他便完成了《下十字架》的创作。虽然它的题材与《上十字架》如出一辙,但在下图耶稣苍白消瘦的面庞上,观众可以轻易看到伦勃朗痛苦的灵魂。

  伦勃朗希望用这两幅宗教气息十足的画作来描绘人间最为本质的痛苦。由于连续失去亲人的打击,他有些一蹶不振,生活甚至难以为继。好在阿姆斯特丹的射手行会为他带来了肖像画订单,这减轻了他的痛苦。

  然而,命运在36岁那年又把他的妻子带走了。在经历了人间种种苦难后,伦勃朗意识到,生命种种不过是一场历练,是神意的体现,他要为了艺术而生活。

  19世纪50年代,他的经济状况逐渐变得稳定,手头重新富余的他开始狂热收集世界各处的奢侈品。这让他的经济状况重新变得困顿,他不得不回到犹太人的贫民区。

  悲惨的景象在贫民窟随处可见。这里几乎是被主流社会所遗忘的角落,也是被繁荣的荷兰所抛弃的地区。在这里,伦勃朗将自己的目光集中在左邻右舍之上,绘画风格也受到了自身经验与坎坷生命的影响,对待不幸的态度悄然转变,色彩选择由冷色调转入暖色调。

  伦勃朗将他自己对于生命的感知悉数倾注在画布上,朦胧的色调带来神秘的效果,更使人们深深被他的作品所吸引,难以自拔。

  1669年,伦勃朗晚年的生活愈加困难。然而,家庭的不幸与接踵而来的折磨并没有将这位倔强的老人打倒,尽管时常遇到困苦挫折,他从未放弃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更是始终沿用创作方法,直至逝世前夕仍然没有放弃画作。他一生留存三千余张画作,笔耕不辍直至生命尽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