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2023上海雕塑与新媒体艺术作品展”在海派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海派艺术馆主办,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是对上海雕塑和新媒体艺术专业力量和创作成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集中检阅,也是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的一次再组织再动员。

  去年以来,经过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所属雕塑艺委会、实验与科学艺委会的邀请推荐,在上海相关美术院系的组织发动下,本次展览得到了章永浩、卢琪辉、唐锐鹤、唐世储、吴慧明等老一辈雕塑家,以及高校师生和“文艺两新”的广泛参与,共征集到87件雕塑作品和46件新媒体艺术作品。最终展出作品80件,包括入选雕塑作品49件,入选新媒体艺术作品18件,特邀及总评委作品13件。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夏阳表示:“从材料选择上来看,有些作品敏锐捕捉到材料与表现主题的高度契合,非常难得;有些作品是在单一材料上用可见的量化不断持续地深入,呈现出的作品沉稳凝重。从观念和语言的创新来看,艺术家们用解构的方式对体积进行理解,对作品空间表达关系的把握更加多样,对新技术和新媒介的运用更加广泛。例如借助3D技术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塑造的束缚,赋予雕塑更大的表现可能,作品的呈现状态天马行空、轻松自在。”

  入选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媒介元素丰富,视角独特,从以影像为主的个性化表达到数字交互体验、元宇宙场景、数字娱乐、机械装置、大数据可视化等等,艺术形式语言表达丰富,反映出青年艺术家们对社会发展和当下文化的关注,在探索艺术的实验性与多元价值上,体现了他们大胆的、积极的、有益的尝试,展现了艺术与科学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与担当。

  “人类社会全面进入虚拟世界,当我们与AI新物种共生发展,在虚拟与现实的并行宇宙间穿梭旅行时,艺术不可避免地成为展现人类应对挑战,展示创造力的积极手段,”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实验与科学艺委会主任金江波谈到,“新媒体艺术正是承载了这样的使命,充分将艺术的媒介、材料、语言、技术手段融合一起,以注重科技赋能为手段,注重社会现场为方法,注重体验为导向,把人类的艺术认知扩展到数字世界,把人类的知觉带入四维空间。”

  本次展览展期将持续至8月6日。期间,还将组织老中青参展艺术家与美术理论评论专家座谈交流,就如何继承上海中国现代雕塑发祥地优良传统,激扬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创新活力,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中拓宽学术视野、探索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研讨,并为优秀作品进一步打磨提高、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集思广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emc易倍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