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智库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3》,报告显示全球视域里中国国家形象整体趋于稳定。文学正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而独特的实践领域,当代文学所呈现的崭新的国家形象也将成为助力“中国梦”的绚丽篇章。在我们努力深化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构建研究的过程中,及时对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状况进行阶段性回顾是十分必要的。以创作主体为视角,可以梳理出独特的国家形象谱系,由此一窥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国家形象所取得的成就、内在审美规律与不足之处。在我们看来,大陆作家、台港澳作家和海外华人作家这三类创作主体在中国形象的文学构建实践中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本文仅论述作为国家形象塑造主力军的大陆作家群体。

  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5年,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它以独特的审美方式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回顾过去,可以看出,中国当代文学对国家形象的呈现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尤其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几年中国作家协会实施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都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对国家形象的构建已经有了一定自觉。中国当代文学随时代脉动而不断创新与发展,以文学特有的使命与担当为世界塑造出统一又多样的中国形象。具体来说,中国当代文学从如下五个方面成功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多元面貌和蓬勃生机。

  一、开放形象 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开放的中国也成为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这种开放形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展现逐步深化的体制改革。改革是开放的前提与基础,中国的开放程度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而不断深化,如张宏森《车间主任》展现的北方重型机械厂的改革历程,吕雷、赵洪长篇报告文学《国运——南方记事》描绘了改革开放伟大的历史进程。其次是表现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巨变。以农村与城市为视点展现了充满活力、和谐稳定的中国社会形象。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表现了城市的改革,何建明长篇纪实文学《江边中国》全景式记录了江苏永联村这个长江滩涂上的贫穷村落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一个村的‘中国梦’”。中国的开放形象也成为最具国际认同感的国家形象特质。

  二、民族形象 为抵御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民族性消退等风险,弘扬民族精神、展现“地方性”成为文学构建国家形象新的立足点,尤其是其中的地域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在呈现民族形象方面成就突出。这一民族形象既是指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形象,也包含当代文学中各少数民族形象的生动展示。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相似而又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发展轨迹,呈现出神采各异的民族风情,如扎西达娃的《西藏,隐秘岁月》、张承志的《心灵史》、阿来的《尘埃落定》、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文学作品,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多个民族独特的艺术形象。

  三、世俗形象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日趋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个人,下移到了世俗而琐细的生活情境。中国文学开始重视对日常生活和寻常人物的非典型化书写,呈现出一种特定时代下的世俗形象。以新写实主义小说为例,在“市场化”的文学时代,作家将“社会化叙事”转向“私人化写作”,崇尚“零度叙事”,消解了精英与平民的差异,表现出中国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叙事美学与生活哲学,展现出一幅独特的世俗形象。如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太阳出世》等作品注重表现平常人家的悲欢离合和普通人的琐碎生活,为世人呈现了活在当下的中国人的生存现实。

  四、文化形象 随着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经济崛起与文化发展的失衡导致了人们的焦虑。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成为国人新的文化理想,“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强”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体现。文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使命。回顾当代文学对中国文化形象的呈现,可以看出这种努力是一以贯之的,比如霍达《的葬礼》对玉文化的描写、王安忆《长恨歌》对上海弄堂文化的刻画、王旭烽《茶人三部曲》对茶文化的展示等等,这些作品都以文学特有的形式展示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时代又强化了中国文学呈现国家文化形象的使命,促使当下文学深入思考如何呈现古老、多彩、现代的中华文化形象的问题。

  emc易倍体育

  五、美丽中国形象 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学对国家形象的呈现又展现出新的内容,即努力呈现美丽中国形象。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态问题愈发关注,长期以来学界对于生态美学的倡导与研究也成为文学呈现美丽中国形象的理论先导。这里的美丽中国形象是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所展现出的优美、宜居、独特的中国生态形象。美丽中国作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国文学勇于承担时代的责任,为世界呈现一幅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的中国生态形象。如裔兆宏的长篇报告文学《美丽中国样本》,记录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贡献。又如大型电视纪录片《美丽中国》,为世界展示了中国生态的独特魅力。这些创作实践都为美丽中国形象的呈现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富有文学性的长篇小说发挥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对这些作品呈现国家形象的成就进行回顾,可以从更深的层面把握中国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内在审美规律,或者称之为审美“共性”。以长篇小说为例,我们认为这种审美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统一”。

  一是史诗情结与社会生活史、民族心灵史呈现方式的统一。国家形象的构建是以社会生活史和民族心灵史的方式呈现国家形象多元而又整体的样态,着重塑造中华民族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史、民族精神世界变迁史中的多元形象,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人、物、事。回顾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作家的史诗情结贯穿于整个当代文学。如雷达评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史与诗的恢弘画卷”,陶然评价阿来的《尘埃落定》是“西藏的史诗”,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被称为是“民族秘史”等等。从国家形象构建研究领域看,史诗所具有的客观性与整体性的内在特质、崇高与宏伟的美学风格、民族性与人类性相融通的思想内涵都与国家形象社会生活史和民族心灵史的呈现方式实现了遇合,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作家的史诗情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一种审美“共性”。

  二是英雄情结与国家形象构建主体性特征的统一。国家形象构建的主体性特征是指国家形象的呈现需要富有责任意识的创作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形象的建构中来,以蕴含正能量的国家形象为表现内容,影响本国国民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发挥对自己国民的启迪、凝聚、提升的作用,以实现文学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同时也积极影响他国读者对“他者形象”的构建,从而努力修复被歪曲、误读、妖魔化的中国形象。中国知识分子由来已久的社会责任感,反映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则表征为英雄情结,英雄形象的塑造亦被当前的主流作家所钟爱。时代需要英雄、人民也需要英雄。英雄所具有的价值尺度,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时代精神的化身,具有超越性的品格,对国民有着引领、激励与启迪的作用。同时英雄也是展示时代风云、历史变迁,为世界呈现新时期开放多元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因而,在英雄情结的影响下,作家以时代精神与主流价值为叙事起点,达到与国家形象构建主体性相一致的审美效果。

  三是现实主义情结、人性深度与国家形象构建主体间性特点的统一。文学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不取决于单一的主体性,而是取决于作家与读者双向的主体间性。国家形象构建的主体间性是指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要重视接受主体,要以更易于为本国读者与他国读者、观众所理解和接受的内容、形式、策略来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最终形成构建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如果文学构建的国家形象“叫好不叫座”,接受范围局限于评论家、文学研究者的狭小圈子,这种国家形象显然是没有价值的。由于现实主义文学特有的反映时代,贴近现实、客观描写等特征,易于被读者认可与理解,促进了国家形象的接受。另外,中国文学一直以来都在深入探讨如何“走出去”的问题,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标志,其作品所富有的人性深度成为莫言成功的重要原因,这种人性深度亦如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寓言性色彩。从国家形象传播的角度看,中国当代作家所追求的这种人性深度具有“世界性”品格,成为与“他者”文化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中国当代文学就是以这种现实主义、人性深度与国家形象构建的主体间性特征实现了统一。

  回顾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国家形象呈现问题,在总结成果和把握审美规律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明显不足,并且对这种不足之处的思考也能为今后文学中的国家现象塑造实践带来启发与促进。

  一是国家形象构建的想象性与现实性失衡。文学中的国家形象构建既是想象性的又是现实性的,并且偏重于想象,文学构建国家形象就是需要努力缩短想象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想象性的国家形象生动反映现实的中国。反观当下,部分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与广度明显不够,部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闭门造车、技巧优先等问题无疑拉大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无法贴近读者的生活实际,以致作品脱离现实,偏离读者的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产生接受障碍,因而无法实现构建国家形象的对内功能。中国作家协会实施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也反映了当今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二是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形象批评”乏力。我们在关注文学呈现国家形象的创作主体、接受与传播主体的同时,并未忽视文学批评这一要素,因为文学批评作为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突出的动力与纽带作用,它既推动着文学创造,又影响文学的传播与接受,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影响着整个文学活动的实现。目前对于文学如何呈现国家形象的批评与研究显然乏力,从国家形象构建的角度开展的“形象诗学”研究亟待加强。我们迫切需要深化对于文学艺术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机理、形象谱系、审美规律、传播特性的研究,形成支撑“形象批评”的理论基础。有鉴于此,我们的文学批评同样需要增强主动塑造国家形象的自觉意识,努力促进创作与批评两方面构成国家形象塑造的合力,共同探索当代文学有效构建中国形象的创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