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其展览与传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点以及多样的种类、表现形式,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带来了深刻挑战。本文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为例,剖析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理念、实践与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与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对其进行了引导性的表述:“各缔约国应竭力采取种种必要的手段,以便:(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二)不断向公众宣传对这种遗产造成的威胁以及根据本公约所开展的活动;(三)促进保护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自然场所和纪念地点的教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五条则明确提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点,使其展示与传播有必要区别于传统博物馆、展览馆以实物为主体的展陈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也给展陈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挑战。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入,近年来,全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认知有了进一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与传播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如何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职责,组织或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与传播活动,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为例,剖析新时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理念、实践与反思。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于2017年7月落成并向公众开放,选址坐落于广东省文化馆内,占地530平方米。其展览主旨为精心设计和展示广东省内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力图呈现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鲜活及岭南特色,从而起到广泛而生动地展示传播和公众教育的作用。

  (一)“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来源于联合国20世纪末开始实行的一系列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相对于可以直接作用与保护对象的文物、建筑、遗址等物质形态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意味着其直接的保护对象“看不见、摸不着”。而这些文化的传播、传承活动也高度依赖于一代代人的口传心授,正是这些代代传承的知识与经验、技术和技艺、舞蹈、音乐、歌谣和传说等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体系。因而,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展览馆主要通过陈列物品讲述历史的逻辑不同,立足点在于如何让观众通过适当的媒介和载体感受其核心文化价值。这一媒介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承载、传承人及其实践、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等。

  (二)活态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因其传承者是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个人和群体;他们的文化实践来源于传统,立足于当下,凝聚着当地世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并在当下生活中通过个人的能动性不断的再创造。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首要应该传递传承人的核心价值,并让观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强化文化认同,激发文化自觉。

  (三)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作为地方实践而言,保护文化多元性的具体做法就是保护地方文化生态的和谐发展。一定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度依赖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成了该地域独特的文化图景。表现、传达这种差异化的信息,强调与地域特色紧密相连的独特的审美体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与传播的重要理念,也为其具体实践带来特殊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庞杂,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各异,创造和传承方式有别,而不同类别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因而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将其划分为十大类别,并对不同类别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基于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个性,这一分类保护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工作。

  传统戏剧、传统舞蹈、传统音乐和曲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本身性质为表演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陈工作中,主要通过现场展演的方式进行展示,这一类别的展陈较少为传统博物馆所用。表演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传承人的口头说唱、形体语言、声乐、表情以及特有的服饰、妆容、道具等进行活态展示。在这种展示中,传承者个人的表演技艺、经验及其情感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传达给观众,可以说每一次展演都是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只是这种实践的地理位置从其原生环境中转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而展馆能在多大程度上模拟或还原项目的原生环境,尽量在不脱离项目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核,也是这一类别的展陈方式所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的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民俗茶社做出了有益尝试:通过在馆内设置茶馆这一传统日常生活情境,将江苏省的昆曲、苏州评弹、南京白局、皮影戏、木偶戏等表演艺术与苏州洞庭碧螺春、扬州富春茶点、南京盐水鸭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美食结合,使观众能从视听、审美和味觉、空间等方面感受到南京传统日常生活。

  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较为常见的类别。一是因为这两个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着丰富的物质载体,其原料、工具、技艺流程、不同阶段的半成品和成品都有较容易实现的展陈方式。二是这两个类别所涵盖的工艺美术品和日用品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所反映的民间审美旨趣和地域文化特色能够激发受众的亲近感。然而大多数相对静态的展陈方式却并不能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即让受众不仅有传统的审美体验,还能充分感受和尊重当中人的核心价值。从这一角度而言,对手工技艺类项目如果仅仅进行静态展陈,其根本理念与传统博物馆“物”的展陈并无二致,对技艺过程的静态呈现很难展示出手工技艺过程中人的智慧、技巧和经验,也无法呈现技艺为人所不断创造和变迁的过程。针对这些弊端,业界近年来做出了很多极具参考价值的尝试,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剑剪、扇业、伞业博物馆),通过适当的展示方式使观众全面地了解刀剑、剪刀、伞、扇本身的原料、制作工具和技艺、功能,以及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及其所承载的精神生活世界,如青铜剑的铸造工艺、油纸伞的结构、扇与社会身份的象征意义。

  民emc易倍体育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中难度较大的类别。因为这几个类别的项目往往具备多维度的文化面向,其项目实践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集音乐、舞蹈、习俗仪式、民间信仰等内容为一体,文化符号和传承实践主体极为丰富。从空间需求而言,对这些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展示需要较大的场地和较多的人员配合,因而实时展演很难成为常设展览。从时间角度看,一些民俗或体育竞技活动发生在岁时节庆,将其剥离开这一情境,很容易成为偏重于歌舞展示的表演,不仅没能呈现出项目特质,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相背离。在这些类别的展示与传播中,整体性是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目前国内常见的民俗展陈设计方式有:以生产生活、岁时节庆、信仰民俗为分类;以地域分布为分类;以人生礼仪的发生顺序为分类等。首都博物馆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展览将民俗学的专业内容阐释为民俗故事,展览主线设置为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分为不同章节;同时在一年四季的更迭中融入岁时节庆。这一时间主线的设计将民俗故事串成北京地区完整的民俗风貌,较完整地展现了地域民俗。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非物质性”“活态性”和“地域性”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点及其展示和传播的策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采用了虚实结合、动静互补、整体与细节相互增益等方式进行展陈设计,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与载体,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观和特色呈现给观众。

  1.虚实结合。主要指综合运用多种载体,以丰富观众视、听、触、嗅、空间等多方面感官体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立体化、情景化呈现的布展手法,在传统舞蹈、美术、技艺、民俗类项目的展陈上多有应用。例如,在瑶族盘王节展区,其背景墙面设置为瑶族“耍歌堂”的活动盛况,一系列照片墙配上说明文字,让观众得以了解活动背景。同时,照片墙中生动活泼、持长鼓而歌的青年所握,却是观众切实可以观摩与触摸的长鼓实物。这一虚实结合的设置,使观众既有整体性的直观认识,又能通过近距离的实物感受,实现宛若置身现场的效果。这一方式在传统美术类的展示中又别有新意,在广东剪纸展区,因一般剪纸的展陈多侧重于平面展示,观众的熟悉度又极高,这一展区则另辟蹊径,将剪纸作品悬空,利用灯光的垂直投射在墙面上营造光影效果,既保留了剪纸作品的审美特色,又增强了观众的欣赏乐趣。在传统舞蹈区、飘等,除了背景墙的大幅图文展示,还配备了电子屏幕,观众可以自行选择观看舞蹈或飘色的实况。通过丰富创新展示角度、媒介,打破了一般橱窗、展柜仅展示“非遗展品”的局限,最大程度地兼顾了“非遗”的“非物质”性。

  图注:图文、实物、视频多种媒介综合利用的展陈方式在传统舞蹈展区多有应用。

  2.动静互补。动态性、互动性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陈的恰当手段,如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的制作过程展示,传统舞蹈、戏剧、曲艺的表演展示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专门设置了可供传承人现场展示和观众动手体验的区域,以实现动静互补的展陈效果。如佛山灯彩展区,设置了展台,上方悬挂美轮美奂的佛山灯彩成品,展台上则放置了不同步骤的半成品及扎制的材料与工具,传承人可不定期在此现场展示技艺,而感兴趣的观众亦可自行赏玩、制作,碰触真实的材料、工具。在表演类项目的展示上,因为展馆面积狭小,设置真实的表演舞台很难实现,展厅根据场馆实际情况,在陆丰皮影戏和潮州铁枝木偶戏的展区设置了迷你戏台,戏台的对面则安装了镜子;观众可以自己拿起木偶或皮影自导自演,通过镜面反射观看自己的表演,也可通过这样的表演对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台前幕后的工具、演出技艺及趣味形成认知。动静结合的设计可以较好地解决单纯静态展示对项目文化内涵、文化价值传递不足的问题,更充分地彰显人们在创造、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心血与智慧,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人所创、为人所传”的活态性特点。

  3.整体与细节相互增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中,价值阐释需要兼顾宏观及微观层面,例如,展示地方民俗活动、岁时节庆,应能为观众勾勒出该地域的民风及历史;而文化细节同样重要,呈现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细微之处则为观者提供情感上的亲近感。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馆内,既有大观性的综览介绍,也注重文化细节的营造。如在节俗区,设置了整面体现岭南民俗的日历墙。墙面设计以岭南传统建筑中的“镬耳墙”为背景,上设错落有致的彩色画版,分别为广东省不同地区岁时节庆时重要的民俗活动。观众参观时能够对岭南民俗一目了然,形成整体性的了解。粤绣技艺的展览则体现了细节运用的意义。粤绣展区位于整个展厅的中央,由飘逸灵动的传统广绣布帘隔断而成,纹圈椅、官帽椅、小四方台并排而立,空间设置像传统岭南人家的厅堂,观众可以走近台面,上面陈列着潮绣和广绣作品。绣架上有半成品的广绣,观众可以细细参观绣线质地、颜色、绣针以及各种针法。通过这样的细节展示,以期能让观众感受到手作品与工业制品在品质和特点上的差异,感受到手工的精巧与细妙,从而形成最为实在的传播。台面上还放置了广绣的文创礼品,将传统工艺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为明确地展示出来。除此以外,展厅内的满洲窗、灰塑狮子、新会葵扇等,其颜色、质地、外观等细节都是岭南风情的具体体现。透过各种对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提炼、整合、巧妙穿插,从多个层面、维度传递了地方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营造了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突出了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资源指的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记录对象,通过录入、扫描、摄影、转录、摄像等方式所生成的数字资源。在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1.展厅内触摸、互动屏。展厅内的触摸屏为观众提供了现场难以完整展现的信息,如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传统舞蹈、传统音乐、民俗活动的实况等。还有些展示区内的触摸屏则为项目体验的衍生,如展示吴川飘色的展区,触摸屏提供了互动小游戏“色梗掩饰大闯关”“飘色道具知多少”等,观众在看完展陈实物或电子屏所展现的音、视频后,还能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更加深入、生动地了解项目内容,尤其增加了年龄较小观众们的参与感,加强了展陈环境的互动性。以上数字化设施的应用拓展了展馆展示的“时空”与文化信息,能更好地还原项目的原生状态、技艺细节与整体风貌,进一步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播的完整性、有效性。

  2.“非遗电影院”展区。展厅专设一个可容纳数十人的“非遗电影院”区域,硬件提供了显示屏、投影以及观众座位。平时主要展映内容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粤剧,包括了粤剧经典剧目《刁蛮公主憨驸马》(舞台剧、动画片),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微电影《鹤无双》《禾雀花开》等,以及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同时这一区域也为展厅的讲座、工作坊和传承人展演、教学提供了相对灵活的活动区域,可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上、线下传播相互结合贯通,并对展厅的功能进行了延伸。

  3.虚拟展厅。观众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参观360度观感的虚拟展厅,其视角和身临其境非常相似,不同展线、不同展区以及每个展区的细节都为观众提供了清晰的图片展示和详尽的文字说明,进一步扩大了展厅的传播范围、丰富了展厅的参观体验。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在信息采集、存储、利用方式以及呈现技术上都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标准还在试验讨论中,可借鉴的成功做法也并不多,并且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进行研发,因而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仍然需要进一步开拓。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深化发展的时期,随着中央所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政策文件和实施举措,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即将步入新的台阶。这一新时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保护理念需要转变,理论研究需要更加深入,而受众则要更加广泛而全面。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实践对于提高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能力、增加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形成整个社会的文化自觉具有深远影响,而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根本目标。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展厅自开放以来,先后迎接过文化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部分省、市文化系统相关机构代表,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前来参观,观者均对展厅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媒介来展示岭南文化风貌以及注重展示内容活态性、互动性的做法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予以积极肯定的反响、评价。展厅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前来参观、采访,还通过网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未来有待不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形式,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等问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群。

  (作者简介:蓝海红,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